推土机简单绘画(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?-《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》赏析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08月19日 03:42:30 阅读数:2人阅读

经典绘本导读系列-第016号

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?——《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》赏析

阅读推广人 石头

一、内容简介

从1953年到1972年,七张彩色的图片,从同一个视角,记录了一个乡村二十年的变迁。一个曾经宁静的小村落,变得一天比一天喧闹,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,改变的不只是环境,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。在这短短二十年中,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,又得到了什么?

二、绘本信息

书名: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

文图:[瑞士]约克•米勒

适读年龄:3-6岁 (仅供参考,并非绝对)

奖项: 1974年荣获德国绘本大奖

选题策划:爱心树绘本馆

出版社:南海出版公司

出版日期:2010年10月

三、绘本赏析

推土机简单绘画(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?-《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》赏析)


从封面开始,读者就像是一个旅客,坐着火车,缓缓进入了春天的德国小镇Gullen,似是黄昏时分,眼前景色如画。这个封面不是内页的图像,而是从与内页完全相对的视觉角度而绘制的新图。读者看到房子后面的铁轨,似乎正准备悄悄改变前方看似安详的乡村。废弃的空铁罐似乎在暗示着什么。

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无字绘本,甚至不能称之为一本书,因为封套里是7张独立的无字海报式的画页。这7幅画画的是同一地点,米勒以孩子的视角记录一个乡村二十年间的变迁,刻意安排了三到四年为一间隔,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轮替,以及一个星期的顺序替换,好像暗示着这二十年的变化恍如一星期般迅速。看看第一张和最后一张,是否能认出这是同一个地方呢?

这是一个知识类而非故事类的图画书,利用时间连续性所构成的潜在叙事结构,以构图和布景串连页与页的因果关系,又巧妙安插人、事、时、地、物等基本元素,使人不得不察觉故事的存在。七页并列的视觉震撼,使读者一目了然它所传递的讯息,进而思索进步、发展究竟是什么?

这是一本可以摊在地板上欣赏的绘本,从封面开始,到接连的七张展开成横幅的图画,因为交织著时间与空间的改变,在彼此串联、相互比较之间,有着和文字书同样丰富的延伸和想像空间。虽然能阅读的文字很少,只有图画背面的日期和画上的招牌和标示,却有提供必要讯息的作用,至于能够阅读的图画内容则更是胜过千言万语。

推土机简单绘画(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?-《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》赏析)

第一张图,这是1953年的春天,远景里教堂的钟楼可清晰地看出时间指向下午的4点左右。

一个传统而宁静的小山村,绿意环抱、树林盎然、小鸟翱翔、野花怒放、桃花盛开、小桥流水、碧水微澜、片片农田、远山沉静、旷野无垠。画家在路边写生,农民在田间耕种,小河在穿梭流淌,牛儿在悠然吃草,小鸟在啄木捉虫,好一派春色荡漾的田园风光。

座座低矮小楼簇拥相伴,色彩斑斓而雅致,高低错落而有序。教堂及钟楼捍卫并指向着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。这座独立的粉色小楼与其它住户被横穿铁路隔开,这里才是大家活动的空间,这座小楼才是故事的主角。

在小溪里建小型水力发电站的,一定是个喜欢科学的孩子;在小码头放纸船的,也一定怀揣着海洋梦想;在山丘上试飞飞机模型的,也一定有着航空梦;坐在小码头上沉思的女孩,又怀揣怎样的梦想呢!这个长胡子的画家,应该就是作者约克·米勒本人的形象吧!

整个村庄悠然而宁静,卧在山边的房子也气定神闲,不过一条横穿的铁路已经修进了乡村, 一道木栅横在路边,这一切预示着什么呢!一个世外桃源的变迁?

还有一只在路边悠闲散步的白猫,这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“人物”!

1953年的春天,这个小镇是一派田园风光,而随着工业化的进展,20年后的1972年又是怎样的呢?


推土机简单绘画(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?-《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》赏析)

时间指向1972年10月,你感受到秋天的色彩了吗?米勒的时序设计中包括四季的变化,时间标示出月份,当最后一棵树倒下,景观中不再有季节的讯息;乡村已不在,那里草丛变成了宽广的大马路,兴建中的超市,高楼林立,好一派现代化的气息,可是却没有一棵树,远山处却多了几座小房子;就这样,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的变化越来越大,小溪干涸了,湖也消失了,连一直保留的教堂也消失了,取代的高级商场、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;几十年后,这里的柏油马路修的越来越多,路上车辆川流不息,原来美丽的小山村和清澈的小河消失得无影无踪,到处建满了水泥建筑,诺大的地方,很难再见到一丝绿色,雾霾的天气是越来越多,出门的人们不得不戴上防毒口罩;偌大的空间里,小孩只剩一处小小的人造沙坑;儿童的游戏场由原先的小溪、湖畔、乡间小道改变为水泥围铸的沙坑,且因自然生态不再,只能在教室裡张贴昆虫图片;在人行道骑滑板车的小孩,好像正被穿制服的大人告诫呢;最后消失的是画面中央的房子、大树和一路出现在不同角落的白猫;小孩不再于日常生活中亲近大自然和动植物了;成人的工作性质由户外务农转为在室内从事商务或製造业;生活的步调由安适蹓狗散步演变成在高速公路上紧张超车甚至肇事;饮食则由作物的提供者成了超市消费者……。

而这些看似瞬间的改变,回顾起来点点滴滴都是渐进和有迹可循的,可见该区域二十年间由乡村建设为现代城市,无数令人感叹的变化;当然,最明显的改变是自然环境,随着锯倒的树木、农作物的消失、人工草皮取代自然草原,使得季节的变化不见了,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就越来越疏远;而人文景观也随着工厂的建立、制式化的住宅规画、冷硬的现代建筑而失去了原有的人性。

原来让我们想起了的绿色家园,我们可能永远也见不到了。

从1953年到1972年,约克·米勒以三年为一个时间段,用七幅插图,从同一个视角,记录了德国小镇Gullen二十年的变迁。画面细节表现丰富,四季更替,七张图似乎暗示着二十年的变化如一周般迅速。这些年,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,得到了什么。

1953年,小乡村一派鸟语花香的美景。

1956年,火车开始从房门前开过。

1959年,尘雾已经让人辨不出东南西北,伐木车砍倒了村边的小树林。

1963年,两个钢铁罐子出现在了曾经是小树林的地方,村中的烟囱一起喷出了滚滚浓烟。

1966年,工业文明渐渐地进入了这个曾经安静的小乡村。

1969年,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小房子终于倒在了推土机下,房前大树也被砍断了。

1972年,小村庄彻底消失了……

7幅画时间分别是1953年5月6日到1972年10月3日期间,7个时间点的同一个场景的变化。刚开始我觉得那是一个进步、发展的代表,人们生活现代化了、便利化了。从农村进步到了城市。可是慢慢的我觉得,也许那不是进步,那是一种另类的退步,我们得到了高速公路、得到了楼房,却少了绿色的草地;我们得到了工厂、得到了汽车,却少了新鲜的空气,我们得到了让我们的生活进步科技的产物,却让我们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少了……

这7幅变化图不是描述中国,好像是一个欧洲的小镇,可是我却觉得,我身边的环境正在经历画中的其中一幅,我想作者画这样的作品,并不是让看的人回忆过往,不是要悲观的表达什么,更不是让我们的孩子们受创。而是让大家面对,让大家有着对环境的破坏有所意识。这个是我的感觉:又一个环保的作品。不同的角度出发,让我们一起反省。

推土机简单绘画(人们到底失去了什么?-《推土机年年作响,乡村变了》赏析)


其实在图画书中,不论作为主题表现或主轴故事的背景,都不乏关于春、夏、秋、冬的题材,至于有关环境变迁、生态变化的作品,早有《小房子》,后有约克·米勒的另一部巨著《森林大熊》,画家要反思的不只是现代文明对自然的破坏,还有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。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幸福感下降,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?但似乎“现代化的进程”不可逆转。

这本书出版于1973年,它所讲述的德国乡村变迁的故事,每天都在中国发生,谁也阻挡不了“建设”的脚步。

这本书,我希望不只是批判。造成这一切就是人类自己,我们自己不也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便利吗?我希望有理性的思考和讨论,思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,讨论如何才能在都市中也能建造起心灵的田园。这样,我们才有真正的未来。

短短二十年,一座充满田园牧歌的乡村消失了。

二十年前,人们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悠然自得;二十年后,人们驱车在高速公路上奔波,为了生活早出晚归。

二十年前,人们住在平矮的房屋里,守望相助;二十年后,人们住在火柴盒里的高楼里,形同路人。

二十年前,孩子们在乡间小路上嬉戏,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快乐;二十年后,孩子们被“关”进了教室里学习“知识”,商场里的玩具成了他们快乐的源泉。

二十年前,人们和动物相依相伴;二十年后,城市里已没有动物的立足空间。注意到那只几乎每页都有的白猫了吗?最后也“消失”在高速行驶的车轮下。

四、作者信息

约克·米勒(Jorg Muller),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,毕业于苏黎世比尔应用艺术学校,曾从事广告设计,后在父亲资助下开始绘本创作。米勒的画风细腻真实,擅长运用电影镜头手法一步步推展情节,丰富了画面的想象空间。1973年他的处女作《推土机年年作响-乡村变了》一经发表,即获得了巨大反响。他与约克·史坦纳合作的绘本《森林大熊》《再见,小兔子》等在世界范围内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。1994年,约克·米勒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。

说明:本文属原创,未经作者同意,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

特别说明:鉴于对出版方版权的保护,赏析只是列出部分代表性的图片信息,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详尽的赏析。如果您对本书感兴趣,请购买原版图书;如果您想了解本书全文的导读,请留言。

在此感谢出版方对引进和原创绘本大力的弘扬和奉献。